close

還不具有所謂法定正式教師的頭銜

但我想   我有想教好學生們的心

盡管我的教學技術不夠純熟, 教學經驗不夠雄厚, 甚至所謂的教師氣勢尚有不足

但我總覺得   努力跟時間   請教跟學習   是可以把這些逐漸補足的

而且在我自己的心中   尚且還沒有形成明確的一套模式

卻很清清楚楚的存在著一個念想--就是希望我的學生們, 是學的開心的, 是覺得生物非常有趣的

 

一路走到現在二十幾年

有泰半的時間是在學校的生活中度過

我也經歷過每天八九小時在學校   然後假日送給補習班的生活

我也清楚記得行程表中塞滿考試報告作業滿檔的歲月

更是對書桌上只會越疊越高的書本考試卷筆記簿印象深刻

如果興趣缺缺   如果感到無助   又或者被逼迫前進

只會讓"讀書"變成只是"讀"書, 真正的意義只會流於空泛

 

但是從接受了教職訓練以來

學過了   背過了   實踐過了"教育的意義"和"教育的方法策略"

家教學生曾經問我   為什麼要有考試? 老師就最愛考試了!!

說實話, 我回答不出甚麼

只因為真的要走過   才懂得為什麼

不是說因為我現在變成老師   所以我忘記了學生的苦

我永遠永遠記得   考試前要抱佛腳的我   是咒罵的最兇的

老師眼中會自動自發的學生   學生眼中會自動自發的同學

真的畢竟是少數, 甚至是極少數

 

我們走過來的路就是這樣, 一部分也是因為大環境的因素就是這樣

最基本的知識   就是你將自己未來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的   最有利的工具

為什麼要學這麼多科?   其實國中的內容相較於高中大學, 真的只是淺淺帶過

這個問題   我的解讀是:"以後到底要怎麼走" 這個題目, 總要把每一個選項清楚了, 才能做選擇吧?

總不能因為 A B C 都不認識, 所以就算 D 沒那麼喜歡, 還是一輩子就是它了!

這樣的話, 甘願嗎? 不會後悔嗎?

 

而這"工具"   老師們是真的誠心希望能夠讓你/妳把它們握在手中

"分數"   就是老師們和家長們   掌握學生到底有沒有"握牢"工具的途徑方式

雖然這麼講, 很悲哀的感覺, 但還是很現實

不論年齡, 只要有過人際交往, 一定都有這樣想過:真的很難了解某些人在想甚麼欸!

沒錯就是這樣, 有心電感應的特異功能者在這世界上, 何, 其, 少 ???!!!

科技還沒有發達到測腦波就可以知道每一個人到底吸收了多少懂了多少

所以大部分   如果只有這麼一個管道   也就只能用這個管道了

 

於我而言   分數是最直接有力的一條絕對沒錯

但是我對自己的期許是   利用每個機會   再更深入的了解我的學生們

了解他/她們的特性   長才   興趣

我知道每一個人一定會在某個方面是最璀璨的星星   只是我有沒有抬頭   有沒有辦法在整片天空中看到那一顆星星

也許我還做不到   或者我還沒有做到

但時間不斷的過去

我的經驗值會慢慢的從0%. 5%. 16%...... 74%. 88%......不斷的增加

等級一的我可能只是盡量的改變教學講解模式, 課堂進行方式

等級十的我可能可以找出每個班的特質, 套用不同的多元方法

等級二十五的我可能可以......

我必須誠實的說, 我真的只是一個 "人", 而且對於這個世界來說, 我永遠還是個學生

我要學的不只是技巧   經驗   知識, 也絕對還有情緒   多重角色平衡等等的課題

我會不斷的前進   TRY TO DO IT, and don't let my heart lost

 

((p.s. 以上純屬個人臨時興起   想抒發半年多來對於 "教與學" 的自我省思感想

無任何批評或判別用意   也不代表其他任何人的想法意見喔~!!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cy 的頭像
    Lucy

    At rejse er at leve

    Lu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